為什麼古代的人不用釘子?原來木匠都是靠這招…高超技術讓全世界甘拜下風!
2016-09-12
現代家具多使用釘子、特殊用膠來固定結構,那麼古代木匠是怎麼蓋房子的呢?

原來,中國古代木匠都是靠著「榫卯結構」來固定傢俱與建築,除了當時的釘子本較高外,釘子易生鏽、鬆動容易損壞而增加維修成本,也是木匠們考量的重要原因!這種「不用靠著任何黏膠或釘子」來固定的「榫卯結構」,透過凹凸部位相結合的巧妙運用,更為中國古代傢俱增添了藝術感!木匠們也依據不同的傢俱與作用研究出不同的結構,接下來就來看看33種中國古代木匠的智慧吧!

1、楔釘榫

2、挖煙袋鍋榫

3、夾頭榫(腿足上端嵌夾牙條與牙頭)

4、扇形插肩榫

5、雲型插肩榫(牙條、牙頭分造)

6、傳統粽角榫

7、雙榫粽角榫

8、帶板粽角榫

9、高束腰抱肩榫

10、掛肩四面平榫

廣告
11、圓柱丁字結合榫

12、圓方結合裹腿

13、圓柱二維直角交叉榫

14、圓香幾攢邊打槽

15、攢邊打槽裝板

16.一腿三牙方桌結構
廣告

17、抄手榫

18、方材角結合床圍子攢接萬字

19、方形傢具腿足與方托泥的結合

20、三根直材交叉

21、加雲子無束腰裹腿杌凳腿足與凳面結合
想收到更多趣味新聞?請按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