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攝自youtube)

台南維冠金龍大樓在強震中倒塌,釀成上百人死亡,市長賴清德連日坐鎮災區,每天僅睡幾小時,與搜救人員一同奮戰到最後一刻,甚至連球鞋上也開口笑,沒想到卻有許多酸民嗆他「裝辛苦」、「作假」...資深媒體人黃暐瀚在臉書寫出破鞋真相,打了許多酸民的臉。

黃暐瀚指出,當時媒體拍攝他破鞋時,賴清德其實只淡淡說了一句「我這是舊鞋了」,沒多說也沒解釋。他提到,那天賴市長的球鞋,只是單純因為很久沒穿了,所以氧化脫膠,屬於自然現象。媒體看到了當然就得拍攝,得報導。

黃暐瀚心疼賴市長,「災後第六天,大鋼牙一度誤闖封鎖區,家屬破口大罵之後,賴清德也沒有迴避,立刻承認錯誤,出面道歉。」面對外界批評聲浪,他承受;遇到媒體讚他捧他,他也淡然。在台南面對有史以來最嚴重災難的時候,默默地撐著,沒有計算,沒有畏懼,全心全意的救災。

能有這樣一個好市長,實在是台南市民之福。

原文如下:

賴清德的球鞋

2月10日,大年初三,地震發生第五天。

台南市長賴清德照往例,一大早六點多,就到維冠金龍大樓的搶救現場視察進度。記者見到市長來了,蜂擁上前,卻意外看到,市長右腳的鞋子,居然「開口笑」了。

一看到市長鞋底掉了,鎂光燈立刻閃個不停。

「市長,你這鞋底掉了ㄟ」!「本來就掉了嗎?還是來這邊救災才掉的」?

眼看媒體七嘴八舌,賴市長淡淡一句:「我這是舊鞋了」。邊走邊要上車離開,他繼續說:「好了啦,不要拍了,我要去換雙鞋了」。

沒有多說,也沒解釋。事實上,賴清德的「破鞋事件」,根本只是一場「意外」。

先說結論。

常常愛打球運動的人一定都知道,現在的球鞋鞋底,大多採用環保材質,球鞋常穿還好,如果不常穿,放久之後,很容易會「氧化脫膠」,鞋底黏不住鞋身,自動掉下來。

賴清德平常政務千續萬端,不要說他現在已經是直轄市的市長,就算還在當立委時,也已經天天西裝領帶黑皮鞋,印象中,我從沒看過賴清德穿球鞋。那天賴市長的球鞋,只是單純因為很久沒穿了,所以氧化脫膠,屬於自然現象。媒體看到了當然就得拍攝,得報導。無奈言者無意,聽者有心,很多民眾看了之後以為賴清德「裝窮」、「裝忙」、「裝辛苦」,也算「無妄之災」。

2月6日清晨四點206大地震之後,台南市長賴清德天還沒亮不到已經趕到維冠金龍大樓的現場指揮救援。之後連續五天五夜,幾乎沒有休息地守在現場,穿同一套衣服,踩同一雙球鞋。這樣的表現,連總統馬英九都忍不住公開稱讚:「賴市長在地震發生後,就在現場坐鎮,四天來全力投入,幾乎不眠不休,也讓人不捨」。

這樣的努力不懈,卻被網絡爆料,說他除夕夜「偷溜回家吃年夜飯」,要他出來給個交代。

沒等賴清德說明,立委王定宇火速公佈一張年夜飯,他與賴市長一起在指揮所吃滷麵的照片,公開闢謠。然而記者職責所在,還是必須一問,賴市長不慍不火,淡淡的回答:「沒有啦,我也不知道那個訊息怎麼來的?除夕夜我在指揮所吃麵,沒有回家」。

被批故意「穿破鞋作秀」也好,被誣賴除夕夜「偷溜回家吃年夜飯」也罷,面對外界的褒貶,賴清德總是處之淡然。災後第六天,大鋼牙一度誤闖封鎖區,家屬破口大罵之後,賴清德也沒有迴避,立刻承認錯誤,出面道歉。

其實,全心全意做「該做的事」,一直都是賴清德的堅持。

2004年7月底,時任立委的賴清德,走在台南市永華路二十巷上。那時突然有個年輕人載著女孩子,從巷口由北往南,「逆向」高速駛來。

車子開到賴清德的面前,年輕人按喇叭,示意賴清德讓開。不過賴清德不讓,反而責備對方:「這條路是單行道,你怎麼可以這樣逆向開」?沒想到對方繼續按喇叭,搖下車窗,破口大罵:「誰規定不能這樣開?我有錢,我愛怎麼開就怎麼開」!

正當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賴清德的後方突然來了另一輛轎車,堵住賴清德的去路,車上兩名男子一下車就拿著球棒猛K賴清德,打到頭破血流。事後緊急送成大醫院救治,發現賴清德有腦震盪的狀況,右眼角膜還因此破損,傷勢不輕。

由於再過幾個月就要立委選舉,賴清德被毆一事,立刻引發地方聯想。那時我正好在台南採訪,趕緊繞去成大醫院看他。

當時賴清德,有政壇「唐澤壽民」之稱,帥哥立委恐破相,成為大家關心的重點。進了病房,看到他,果然一臉的傷勢。沒想到他完全不在乎破相,也不在乎傷勢,他只擔心,一旦新聞鬧大,家裡的老母親若是知道了,會因此擔心。

事隔多年,那個遇到流氓也敢糾正對方錯誤的年輕立委,現在已經是台南市的父母官。儘管位置不同,但初衷不變,賴清德還是「有話直說」、依舊「為所應為」。

雖然救災已經告一段落,不過這次地震死傷這麼多人,市府有沒有相關的責任?後續還得追究。然而,賴清德願意「身先士卒」、願意「苦民所苦」、願意「親力親為」,也算讓大家看到他身為地方父母官的「救災誠意」。

面對外界批評聲浪,他承受;遇到媒體讚他捧他,他也淡然。在台南面對有史以來最嚴重災難的時候,默默地撐著,沒有計算,沒有畏懼,全心全意的救災。

能有這樣一個好市長,實在是台南市民之福。
想收到更多趣味新聞?請按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