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是清宮十三朝裡最美的王妃們,倒數第二個太正了!簡直顛倒眾生!
2016-05-18
清朝是個多情的王朝,滿清十二帝最情有獨鐘的皇妃是誰?

以前的皇帝大多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很少談得上真正的愛情。但研究清史會發現,從太祖到溥儀,十二個皇帝幾乎每一位都有一段真摯的愛情故事。
努爾哈赤最愛 阿巴亥


皇太極最愛 海蘭珠


1634年,二十六歲的海蘭珠入宮。而早在1625年,她年僅十三歲的妹妹布木布泰(即孝庄文皇后)就已嫁給了皇太極。
1636年,皇太極冊封五大福晉時,海蘭珠被封為關雎宮宸妃,為四妃之首。皇太極將海蘭珠居住的東宮賜名為「關雎宮」。 「關雎」一詞取之於《詩經‧國風‧周南‧關雎篇》,詩序注云:「關雎,后妃之德也,風之始也…」詩中以水鳥和鳴比喻配偶,表現男女之間的真摯愛情。所以和其他四宮的宮名相比,關雎宮這個名字含義更深。
海蘭珠深受皇太極寵愛,兩人感情極深。 1637年8月27日,海蘭珠生下皇太極第八子。皇太極為此大赦天下,而一般這是立太子時才會有的舉措。雖然母子最受皇太極寵愛。但孩子不滿周歲就死了。 1641年,年僅33歲的海蘭珠也去世了,諡號敏惠恭和元妃。
順治最愛 董鄂氏

可是1660年,22歲的董鄂氏就病逝了,死後被追封為皇后,與順治合葬清孝陵。
康熙最愛 赫舍里氏

康熙八年生下皇子,但3年後夭折。康熙十三年生下皇子胤礽後,赫舍里氏離世,年僅21歲。
雖然滿洲祖宗家法規定,皇帝生前不立太子,但由於她與康熙帝感情深厚,加上太皇太后的恩准,康熙在世時就立了胤礽為皇太子,賜赫舍里氏諡號仁孝皇后。
雍正最愛年氏

年氏跟雍正育有三子一女,可惜全部早殤,子嗣很是單薄,可是雍正待她仍然很好。年氏病危時,雍正封了她為皇貴妃,不久之後,年貴妃病逝。
雍正讓年貴妃的棺柩同皇后的一起進入泰陵的地宮,同自己合葬,可見對她的寵愛。
乾隆最愛 富察氏

史載:皇后恭儉,平居冠通草絨花,不御珠玉。乾隆對其「每加敬服,鍾愛異常」。乾隆十三年,隨帝東巡,行舟於德州崩,乾隆深為哀慟,作《述悲賦》悼之。
嘉慶最愛 喜塔拉氏

1795年,乾隆帝禪位永琰。永琰改名顒琰,是為嘉慶帝。
嘉慶元年正月,冊立喜塔拉氏為皇后。但第二年,喜塔拉氏就病逝了,年僅36歲。諡孝淑皇后。
道光最愛 鈕祜祿氏

鈕祜祿氏不管生前死後都極受道光帝的寵愛及重視,從貴人開始、3個月後升妃、一年後以17歲稚齡超越所有老資格嬪妃成為僅次於孝慎成皇后的貴妃、接着又升皇貴妃,直到母儀天下的皇后。
可是她於盛年暴崩,死因不明,至今眾說紛紜,成為清宮疑案之一。而她在生前完全不用憑藉子嗣的晉封速度也堪稱清宮罕見。
她死後其子奕詝(後來的咸豐帝)能順利擊敗其他皇子最終繼承大統,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道光對她愛屋及烏。而她去世後,道光就沒有再立過皇后。
咸豐最愛慈禧


同治最愛阿魯特氏


關於皇后的人選,當時慈安皇太后喜歡阿魯特氏,而慈禧則喜歡另一位富察氏。兩宮意見不一,要同治自選。同治選定了阿魯特氏。
阿魯特氏出身於官宦名門、詩書大家,她的父親是大清「立國二百數十年,滿、蒙人試漢文」惟一獲得狀元桂冠的蒙古狀元,崇綺。阿魯特氏自幼習書達禮,性格耿爽,不善阿諛。據記載,皇后阿魯特氏「雍容端雅、美而有德」,且文才好,「內外稱賢」。同治帝很喜愛她,也很敬重她。但慈禧皇太后不喜歡這個兒媳婦,常找碴兒難為這位小皇后。
後來同治病逝,慈禧將責任栽到皇后頭上。光緒元年(1875年)二月,同治帝死後75天,皇后阿魯特氏「遽爾崩逝」,年二十二。野史或謂:皇后阿魯特氏懷孕,慈禧恐其生男孩,將來纘承大統,自己不能垂簾聽政,故逼其死。
光緒最愛 珍妃

1889年與姐姐瑾妃被選入宮中,封為珍嬪,後因慈禧太后六旬萬壽加恩得晉珍妃。
珍妃貌美、聰慧、喜書畫,頗得光緒鍾愛。曾因觸犯隆裕皇后,在太后的支持下遭到拷打,降為貴人,後又復妃位。
光緒二十四年戊戌變法,被慈禧幽禁在宮內東北三所。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進北京,被慈禧投入井裡。死時年僅25歲。
後來她姐姐瑾妃做了太妃,統領後宮,才把她葬回崇陵妃園寢。
溥儀最愛譚玉齡

1937年,溥儀對婉容不滿並打入冷宮,之後與當時正在北京中學讀書的譚玉齡結婚,被封她為祥貴人,當時溥儀32歲,譚玉齡17歲。
譚玉齡聰明能幹,溫順賢惠,待人接物十分穩妥,入宮後與溥儀的關係很好,深受寵愛,溥儀經常叫侄媳等女客陪她散心。但5年後,22歲的譚玉齡卻一命嗚呼。關於譚玉齡的死,至今還是個謎。
想收到更多趣味新聞?請按讚!